在松山社大教箏,從創校迄今,屈指一算,已17年餘了,哇!韶光易逝啊!
記得前三年,是在西松高中上課,學習人數只有10人左右,遷至中崙高中後,習箏人數爆增,近年來,幾乎都是額滿狀態。樂見古箏這中華民族傳統樂器在社區紮根,十多年來,也造就了不少彈箏好手。
各項藝術的學習,興趣與堅持,應該是兩大最重要的因素,因為有興趣,便願意努力學習,在學習中遇到瓶頸才能抽絲剝繭的去克服困難,然後,在展演中,得到了成就與鼓勵,這是學習的良性循環,每首樂曲都在這周而復始的循環中熟成,展現在觀眾面前,這對學習者來說,肯定是最感動的一刻。
松山社大的習箏學員,上班族佔90%以上,不乏超高知識份子,有博士、碩士、學士…,也有各行業的佼佼者,齊聚一堂習箏;在箏的學習領域,每位學員的受教權是平等的,他們享受著一對一的個別教學。
在具備雙手彈奏的基本功後,便逐級教授古箏傳統各流派箏曲,並鼓勵學員參加台灣區各家古箏檢定考,讓社大的學員真正學習到古箏的音韻之美;在主要進度外,老師自編補充教材,將通俗樂曲改編為古箏獨奏或重奏曲,並於每次課程結束前15分鐘作合奏練習,這是同學們最期待的時刻,樂曲旋律耳熟能詳,古箏聲韻清鑠典雅,17年了,同學們基本功良好、手型正確,大小美女們端坐箏前,專心撫箏,便又是另一番風情了,所以,上課時,雖然忙碌,心境卻始終是愉悅的。
同學們經常一下班,就飛奔來上課,所以,我經常跟同學說,遲到沒關係,因我們是一對一個別教學,但是希望同學們到課後,別再提早離開,最好能完成全程的學習…,所以常期許自己,別讓同學們入寶山空手而回,學習是需要有點難…有點成就…有點壓力…又有點放鬆的…運用之妙,就存乎一心了。
很感謝同學們的配合,才能讓我對箏的理念與期望在社大落實,現在,同學們經常隨著老師到處演出了,在社大,無我茶會陳會長幾乎每年都會邀古箏班演出;也曾和民族舞蹈班協同演出;每學期學校舉辦的成果展,古箏班從不缺席;今年更有2位同學跟著老師帶領的箏樂團登上國家演奏廳…,只是想登高一呼,社大學員是最用功的學習者,排除萬難來學習,藝術是可以向下紮根的,箏路長遠,期待同學們不畏辛勞,堅持就是勝利。
教育,是有教無類,有教無累,有教無淚啊!呵呵!共勉之!!!